傳統太極拳與內氣

馬來西亞神龍太極拳學會 會長 羅華權/

中國人講 「氣」講了幾千年,這是中國專有 。到底這「氣」是什麼東西,究竟有沒有物質的基礎? 現在很多人對「氣」作了許多解釋,也嘗試用科學的方法及用儀器去測量,說是熱能﹐放射等等, 卻也沒有人能確實及準確告訴我們「氣」是什麼。但是,我們也不能就因為它看不到,測不到, 就認為它不存在﹐因為往往它在很多地方及事物中體現出來﹐讓我們感覺它的存在。

假如對中國傳統文化有點認識,你會發現「氣」這個概念影響了我們整個傳統文化及事物。 早在盤古一劃開天,清者上浮為天,濁者下沉為地,講的是混沌「氣」分陰陽﹔道家講的「練精化氣, 練氣化神,練神返虛」﹔儒家講「正氣」﹐「浩然之氣」﹔醫家講「臟腑之氣」﹔書畫家講「氣韻」﹐「一氣呵成」﹐ 「氣透紙背」等等,似乎「氣」是無所不在,是事物背后的精華,是通向完美的傕化劑。但是「氣」是現代用字,古代是「炁」,是「內氣」,但是現代人「內氣」「外氣」的字通用,都用這個「氣」字, 在讀先賢經典時,常常混淆而不自知。

我們練氣功﹐就要相信它﹐不然﹐它不會于中華文化中存在了幾千年﹐很多中華的藝事文化, 都以它為理論根據,事物通過它不只發揮功用﹐而是體現了一種人類精神的昇華。

我們練氣功,應該明白老子道德經的一句話:「天地之間,其猶橐籥乎」。橐籥即是我們講的風箱。 人是小宇宙﹐身體由橫隔膜分胸腹﹐也是橐籥。我認為,凡是利用呼吸作為練習手段的氣功, 都離不開這句話的作用。練氣功時呼吸的作用,是利用外氣推動內氣﹔但是外氣靠呼吸作用在內氣, 假如保持胸腹不造作及起伏太大﹐保持自然,內氣的反應往往是相反的,如抽動風箱時﹐ 外力與裡面的空氣作用時一樣。

我們不談其他的氣功,我且論我拳:神龍傳統太極拳。這套太極拳是道家拳,是氣功拳。 鄭曼青師爺是五絕老人,其在醫及藝事心得,可謂登峰造極,練了楊家太極拳,想必追根朔源, 回歸到源頭,像「化身千憶歸抱一」般證到理的源頭及回歸「道」。其後他因機緣得到左家內功傳授, 嚴格上講,現在這傳統太極拳所練的內功,是左家氣功。師爺仙逝前促成吳國忠老師第二次拜師傳授左家內功, 告訴他說:教你楊家太極拳,你成了一隻老虎,授你左家內功,再給你裝了一雙翅膀。 左家能成為道家太極拳一脈及傳承下來,自有它能成為一個派別的本錢,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, 是不可能的事。為什麼左家卻名不經傳,因為傳統上道家是道高而隱,傳承是師父找徒弟,而且是單傳。

吳老師得到傳授後,經過多年苦練及體會,加上自己在武術上的修為, 在制定這傳統太極拳的教法及學習方法上,己瑧完善,只要循序漸進,依理如法,可望得到此拳之奧妙。

神龍太極拳系統強調練的是「功拳劍,理氣象」,講太極拳與內氣,先要明白「氣」在拳的位置及它的作用。 吳國忠老師常說:有拳沒有氣,死的;有氣沒有拳,空的。所以太極拳的運用, 「氣」是通過「象」或拳架去發揮,太極拳的真正運用,要做到意到、氣到、勢到、勁到、身到,還講機勢。 氣只是其中一員,但是卻是中心的一員﹐就好像我們煮的六味湯,如少了其中一味材料﹐就不是味道了。 所以練時不能偏執獨沽一味,但全部都互相有牽連,有一樣進步,其他跟著進步,概念上, 在練習時應該齊頭並進。

拳經裏除了講許多「體用」及姿勢動作的要求外,講用氣的很多,如「腹內鬆淨氣騰然」,「以心行氣, 以氣運身,運而後動」,「行氣如九曲珠」,「氣遍周身不少滯」,「由腳而腿而腰,總需完整一氣」﹐ 「氣宜鼓盪,神宜內斂」,「氣在骨中行」等等,這都是古人留的訣,沒有方法,因」法」是不傳六耳。 太極拳還有一個根本要求,「太極不動手,動手非太極」,不動手有很多好處,因是題外話,我就不講了。 手不動只能裡面動,裡面動只能靠「氣」﹐怎樣指揮「氣」﹐靠「意」﹐即以心行氣,以氣運身,運而後動, 但是假如身体裏面沒有「內氣」,這都是空話。

然則如何練內功,吳國忠老師有箸作,請同學參考。練氣功開始時最難的是掌握意念輕重的問題, 有則執作,無則落空,死抱著感覺是錯,找感覺更錯,「空」則近之,好像佛家之「不可說」。 練氣功影響到身體精神,宜謹慎,練錯了後患無窮,有時是差之毫厘,繆之千里,宜通過有經驗同學練習。 原則上我認為,照方法練,持之有恆,進步一天一張紙,日久有功﹐定有所體會。

鑒于我對左家功法只稍有体會,我就簡單得介紹一些功法及所要達到目的。

神龍系統傳統太極拳﹐是嚴格遵照前賢的太極拳經要求﹐注重正確的「理」的根據﹐ 尤其是對苦無下手之處的練氣,行氣及用氣的口訣﹐左家都有練習的功法﹔吳國忠老師時常提醒我們﹐ 這是祖先留下來給我們的寶﹐不要蹧蹋了﹐它無論對我們的拳及健康﹐都有莫大的幫助。

內丹:守丹、練丹、養丹
練有形的根在湧泉,無形的根在丹田,即〈氣〉的根﹔丹田在腰,求鬆淨鬆透,"柔腰百折若無骨", 是絃。體會氣合形開,氣開形合。氣旺血足,體鬆筋柔,練至內氣外氣鼓盪。

外丹:檀香棒,青卵石,沙袋
補木氣﹐開膜,練氣入膜,氣遍周身﹐震氣入骨。沙袋補金氣﹐練氣入骨。

功法:先天太極九轉玄功
練行氣,神的開合,中定,氣貼背,迴旋貫穿,体的開合,水火既濟,以氣運身﹐神貫頂等等。

功法:熊經鳥伸,降魔降心 
練交叉神經,上下有根旋轉。根法,腿法。水火即濟﹐道家添油功夫。

功法:大乘法,小乘法,橐籥功,靠山功
氣與拳架結合運用練習功法,求內氣外放。氣的開合,体的開合。純氣功過渡到拳應用的’黏膠’。

應用:拈手,魚龍百變﹐起落鑽翻 
陰陽同出﹐同時不同空﹐先陰後陽﹐妙在二氣分陰陽﹐歸抱一。練變﹐應用。練而腳而腿而腰﹐ 總須完整一氣。

以上只是簡單的介紹主要的功法﹐它們包括了練內氣,而後能行氣,然後能致用,從築基,過渡到應用, 是一個完整的系統。總之,練這套氣功﹐重要的是相信它﹐要持之有恆﹐多體會﹐方法要正確(至要!), 「有感覺」時不執著,「無感覺」時不氣餒,如儒家之「守中」;時時不離這個,如「道」之不須臾離;如此練去, 是「因」, 待時機成熟,「果」自然現也。

2004 馬來西亞神龍太極學會演講稿

傳統太極拳與內氣” 有 3 則迴響

shenlongtaiwan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