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明仁/2022.06
【引言】
易經始於伏羲氏仰觀象於天、俯觀法於地,於是始作八卦。後則有人把一年之象以所謂「十二消息卦」(或稱辟卦)來取象之說,如圖一以十二卦(復、臨、泰、大壯、夬、乾、姤、遯、否、觀、剝、坤)來表示這一年十二個月的陰陽反覆消長、周而復始的變化。始於一陽來復的十一月復卦,終於陽氣剝盡的十月坤卦;陽浸而長則陰消,接著陰浸而長則陽消,如此終而復始,來表示天地盈虛與時消息之道。
【本文】
壹、象
今試著用十二消息卦來描述太極拳「虛實轉換」之象,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虛實分清與轉換之理。假使如麻花般把兩條消息卦以錯卦的形式圈成一個循環,來代表虛實及其變化之時位,則可如圖二所示,把[乾、坤]、[姤、復]、[遯、臨]、[否、泰]、[觀、大壯]、[剝、夬]、[坤、乾]、[復、姤]、[臨、遯]、[泰、否]、[大壯、觀]、[夬、剝]這十二點連成一圈,來表示如此周而復始,反覆變化而運動不已之理。每一點都以錯卦來表示。錯卦就是每一對爻都是陰陽相反。假設中間有一條看不見的虛線,這錯爻跟虛線就構成一個太極。其主要意義在於虛實不是互不相干,而是隨時保持陰陽相摩相盪而達致中和,也是老師所說「蘊住太極」的狀態。這正是老師所謂新的陰柔勁產生之處,也是太極圖的S線的微妙之處。[乾、坤]代表虛實分清之純陽及純陰點。當一陽/一陰來復/姤時,則開始進入下一個虛實轉換循環之起點,直至[剝、夬]的終點而完成。復卦彖辭曰「復其見天地之心乎」!因此天地萬物之情才能循環不已,太極拳當然也不例外。這個天地之心究竟為何物?誠如莊子所云「有情有信,无為无形,可傳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見⋯⋯」所以歷代賢哲包含老師想盡辦法口傳心授,也是很難說破,但是卻可以自修而得。
貳、太極拳之意涵
此陰陽相摩盪之時位變化模型旨在強調虛實是活的,太極狀態不是死的,剛柔之分是由健順之間的相反相成而得,特別在虛實分清之點及其前後之終始點,更是重中之重。在此轉折之物極必反的過程,正是能否「終則有始」之關鍵,太極拳所以能用也在於此變換點的掌握。拳經曰「陰陽相濟,方為懂勁」,對敵要能陰陽相濟,須先求本身之虛實能做到相濟,方可為之。此也代表太極拳是動而不已、周而復始之運動特質,也符合易經所描述之天地萬物運行之理。如果會斷,一定是此時陰陽有不濟之處。
另外,陰陽相摩盪之重要結果在於全身上下無一處不是處於迴旋狀態,老子所謂「曲則全」是也。這符合先天自然而然的陰陽相濟之理,在經過後天的消磨以至於蕩然無存。來神龍就是學習如何「革」,包括有形跟無形的。有形的易懂但是也難改,其原因與無形之修為應有極大關係。這就是無形的別塵功夫排在第一洞的原因。然而修真全賴個人,老師是完全幫不上忙,我一直覺得這也是阻礙進步的非常重要因素。
結論
太極拳乃周而復始、動而不已之陰陽相濟運動,為根據黃老易哲學而產生之獨特拳術。利用相錯之十二消息卦可以清楚看到其時位之變化關係,其理極簡,無奈後天羈絆而先天自然之能喪失殆盡,願同好能及早認清別塵基本修真之重要而努力推求之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