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馬行空談太極拳

羅元豐 2021/05

《原幾》邁入第五期。去年因為疫情,各國都停止交流,我們也不例外。在汪師兄睿智決定下,神龍日雖然無法如期召開,但大家的心得總結《原幾》雜誌一定要依例如期刊行,分享給大家。拙於表達的我要寫心得,總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慨。以前吳老師曾說:自己會的、懂的、練到了,才可寫,才可教。我困惑了,我寫出來的,是不是正確?我請教汪師兄,汪師兄回應說:你所認知的都可寫出來。或許現在未體會到,或許未來可達到,也可給太極拳癡迷們有討論空間,於是我就天馬行空的談談我所知道的太極拳。

一般人接受新訊息會有兩種思維,一個是積極樂觀正向的,一個是消極悲觀負面的。舉例來說,我們公司為改善體質,締造新服務價值領域,滿足市場需求,必須接受新製程、或變更、或優化、自動化,都會有兩種聲音──消極悲觀負面的聲音是,以前做好好的,為什麼要變?這是理論數據,不靠譜的,我們是白老鼠嗎?所知障自以為是,不願意接受改變。另一個是積極樂觀正向思維,以前怎麼沒想到,太棒了,可以少走冤枉路。鄭師爺曾說:我告訴你,可以少走五十年冤枉路。有積極樂觀正向思維,會樂意接收、練習、驗證、再請教、奢求好還要更好……就像空杯理論:杯子不空,無法添加任何飲料,只有放空,才能接受新的知識和別人最好的經驗。

再舉個例子,也是我們公司的實例。例如鋼材要發揮它的特性,一定要經過熱處理,也就是所謂的入魂處理。鋼材有注入靈魂在裡面,才可發揮它的硬度與韌性,進而達到鋼材使用的最佳狀態,以下是鋼材與太極拳相對應的入魂程序:

入魂程序鋼材太極拳
基礎加工鋼材車銑粗胚前三個月基礎拳法
應力消除每分鐘4°C升溫至650°C後,經持溫再降溫的程序消除基礎加工所造成的應力。改變以前用力的習慣,放鬆,學習太極八法。
持續加溫每分鐘4°C升溫至850°C後,持溫30分鐘。避免加熱過程中產生外熱內冷,受熱不均的狀況。要求下指揮上、內指揮外,進而達到平整均勻。
再持續加溫再以每分鐘4°C升溫至1200°C後,持溫40分鐘。鋼材均勻受熱而達到質變的臨界點。學習太極內(炁)功心法、檀香棒、青卵石。脫胎換骨。
急速淬火急速的冷卻,使沃斯田鐵瞬間轉換成麻田散鐵。瞬間放空,進而達到「引進落空、合即出」的發勁最高境界。
三次回火再次調整硬度及韌性,使其最佳化。剛柔並濟,沒有煙硝味。

鋼材如此,練拳同樣有它的程序,不可馬虎。宇宙萬物其理皆同。

有師兄問我說:我們學了、練了這麼久了,都學不會,是否教法有問題?是否用SOP、標準程序來教,應該很快就學會……真的是這樣嗎?

試問:你有依理如法,練習前三個月的功夫嗎?拳經拳論有研究嗎?內功有沒有練?(練拳不練功,到老一場空;練功不練拳,未老身先空。)主見愈多,障礙愈多,有沒有自以為是?方向錯了,要往南卻跑到北邊去?是否能平心靜氣接受指導,虛心受教(空杯理論)?吳老師常說:「我和大家差不多,只是我每個小動作比較落實。」例如摟膝拗步,能依理如法練三個月給老師指導的,好像很少。以上反思,不妨再想想是教法有錯,還是你一心只想練發勁就好?太極拳不是教會的,而是持續勤練才能體會的。

最近練拳的心得,關注在汪師兄所傳授的筋膜延展、炁的通路、一橫一豎。希望疫情結束,明年可與世界神龍同修先進們,分享各地區的心得,期待相會。

刊登於 2021 年《原幾》雜誌第五期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