慕道小卒/ 2017
道家傳統太極拳是要在練與修得拳藝!而不全在苦練裡尋找答案?要從練中求真,以修真習道,求真,求美精神,道才能澄道,拳藝才能入純。三清觀就是個例子,觀內先輩們沒留下什麼?只在破磚爛瓦中留下心法。老師走一趟三清觀,高興說找到了?原來如此?老人家像是找到先輩們留下的什麼秘笈?便說自己練的不夠,要更加努力?還特地寫下道家傳統太極揭秘,替學生解開這個秘!又說道家有三純??? …… 哈!哈!三清觀只留下心法。
三清觀是觀,不是廟,觀是道行高者修心地,三清觀祖庭是個很好的修業道場,衆道仙亦入此修!觀內第一洞觀心洞,二洞別塵洞,這兩洞都以修真、心、性、身…觀自在於虛心,心離不滲染於紅麈。簡單說若無法觀自己,修到空,無自我的心靈,又何能談遊入紅塵而修真呢?又何嘗能入別麈的境界呢?修業二洞後,再引入第三洞,皆有三洞合一同修。第三洞是悟靈洞,此洞較為難入修,悟靈要有天賦慧眼。禪,參悟,覺悟,頓悟,是悟修的過程 。
老師只是穿針者,引線在自己的努力修業。修拳藝者,若沒有悟性、胸襟、氣度、見解,從藝與道去修真調和,那只會墜入武學的迷障。道亦是以心傳心,不在言語,只在悟中得道意?老人家有句話:
不教而教,教是未教,
教在心中,教不在身。
學藝求形,等於未學,
學要在心,不用嘴說。
道藝在悟,悟道在參,
頓悟天賦,參悟在己。
參頓兩兼,領悟更要,
三者俱備,才算學藝。
悟靈洞是道家靈悟絕學,靈悟也好,悟靈也好,都是在煉中求修真,是不在於邊旁人協助的引導下,不在是眼睛的視下,不是鼻子的嗅下,不是耳朵的聞下,不在口和舌頭的感測下,不在於文字下,拋棄自己思維和意識,靈台清明,沒有七情六欲,沒有滲染之心,在空無中得悟靈入道心。道家的東西,是要在“似有似無”形而上中找消息。這所謂莊子的坐忘,心齋 …… 老師也說過,若二十年前找到三清觀他也不懂 ……?所以悟靈洞難以入學,即是空無物,又是“似有似無”形而上中找消息,是絕修,就難以說個明白清楚,唯有自己去領悟啦!
三清觀第三洞;悟[雲靈]洞(靈是由雲和靈拼為一字[雲靈]),“雲”是飄搖自在,處之泰然,行於逍遙。“靈”可解為靈氣或靈性,一種心靈上的靈修,靈修不在自己意識上,都在似有似無中找訊息!三清觀悟靈洞,是以泰然入觀在洞修,是以心修為主,丟棄種種的塵埃後,以心虛空得靈台清明入靈修,在空空得妙有。
肄業修前三洞後,觀心、別麈、悟靈,以脫胎換骨,洗心革面,靈台清明,然後入其他洞修業,再深修入蓬萊洞,後才仙入阆苑勝境 。
三清觀由太極生兩儀門,從四象而佈成八卦九宮局。除了在這八洞修道根外 …… 觀內寶剎還留下許多不可說的心法 。
恩師所傳的道家傳統太極拳是門絕藝,非只在於武和勁法上,確實不易切入。唯有大家同心用善意和靜心互相深入研究,互相勉勵、求真、求善美的精神,道家傳統太極拳的‘道藝’才能以其‘正’地弘揚。
丁酉年春節初六 2-2-2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