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國忠/ 2013
大道顛倒顛,源於道家「反者道之動」,在此倒過來將「勁」拆開來說明,給同學、同好做參考。
中華太極文化源遠流長,而這個「勁」字不知始於何人?是何人所創?依筆者粗見必是一位文武雙全、德藝兼修內功外功都練到登峰造極的人,不然絕不可能造出這個奇特文字。「勁」這個字只有中國人說,西方國家只有「力」字,沒有「勁」字。若翻譯成其他文字,一定要借註解,否則難得「勁」字全義。
1、 先將「勁」字拆開來說明。左邊最上面「─」最具意義,乍看是一字,一個開始,但決不是數字的(一)字。從源頭倒回來說,這一劃就是太極,象徵伏羲皇一劃開天,暢陰陽之秘,也是老子道德經上「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」的「─」。這「─」是道、是太極、是萬事萬物始生。
2、 一劃下面是〈〈〈,是中國古文字「水」字。象是易經坎卦,水性往下,故稱坎中滿。水落地,浸入地面,又有斂的代表。西方人習慣是盡量宣揚自己,但是中國人重含蓄,強調內斂的德性。太極拳強調神宜內斂,就是從這裡出發。道德經說:「水利萬物而不爭」大爭不爭是為善。太極拳首重不打自打,不跌自跌亦取於此。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」是儉,儉是美德,道家傳統太極拳最忌用餘力,就是指此。水性柔軟,但洪水來了城牆也攔不住,太極拳主以柔克剛更是尊於此。水性險,坎卦險,流水不腐,直則枉,曲則全,動為長生,滴水可以穿石,這些都是道家傳統太極拳無上心法。一個太極拳學者,若不明水性,不知水為何物,自然摸不清勁法是指甚麼。根據近人研究,水還有知性和靈性,所以先師晚年說:「力和勁最大的區別,力是木棒掌人,是死的;勁如水銀瀉地,無孔不入,勁如浸潤之鑽,有靈性是奧妙無比。」
3、 所以學太極拳勁法不能用西方科學文明的方法去追求,務必先瞭解勁字的涵義、知識與源頭。〈〈〈 這三筆彎彎的下面是一個「工」字,工是工作,人不能一昧求知識理論,「工」是要學者努力去做、去學、去練、去發掘源頭。工作是要投入勞力、精力、智力,「工」要做好,所以稱工計,這又牽連到技巧設計,不是只靠死用力即可,要帶些聰明並不斷改進,才能達到一生二熟「巧」的境界。
4、 勁字左邊「巠」,右邊是個「力」字。「力」是力量,是先天之力。中國文化,男左女右天尊地卑,「力」字在右代表「勁」是濟弱鋤強俠義精神,所以「勁」是正義力量,是經過一生學習修練而後產生一種新的學力,這學力包括智慧、精神、謀略,是至大至剛。因此先師勉勵我「學他老人家的拳藝,不是武夫不是賣肉。」一般場合,能忍則忍,要有韓信當年受胯下之辱的精神,若逢義之所在,牽連國家存亡,就要先存著粉身碎骨,置死地而後生的決心。勁法一竅,不動則已,一動石破天驚,金剛立於前,亦要有一掌將他粉碎的信心。
吾人對「勁」字先有一個基本的概念之後,再開始問甚麼是太極拳勁法?該如何學?用甚麼心態去學?到哪裡學?自己誠心有多少?堅持信心有幾分?這一串問號,自己須先仔細反省清楚。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,道家傳統太極拳發勁,使人跌出仞丈之外,原是輕而易舉,是學應用勁法的基本功夫,一點都不神秘,更不是墮落。
本文謫自吳國忠老師著作「門內說帖」
勁的內涵就是浩然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