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易知解之卷頭小引

鄭曼青先生撰/


道有三,易繫辭曰,立天之道,曰陰與陽,立地之道,曰柔與剛,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。淺近言之,道譬猶道路也。然此路,係屬於思路,則有以異乎道路也。

老子之所謂道
與孔子大異,老子假陰陽剛柔之變化與推移,乃天地自然之道。為鼓吹無為之說,反立人曰仁與義之道,以為有為而不美。惟孔子之謂仁與義,正猶人所應由之道路耳。

哲理
書稱經德秉哲,經常也,即謂常德所秉持者,哲之實也。哲與聖相較,聖猶資始之道,哲猶資生之德,亦即聖猶名也,哲猶實也。故夫聖,孔子不居,及其臨沒,則自謂哲人其萎。近世翻譯弗羅索非為哲學,錯了!弗羅索非,乃廣義之智學,非老子所謂無為抱一,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之哲理也。

道德經
易曰:天之資始道也,地之資生德也。所謂道德者,即天地之道德也。經者常也。即所謂經者,道之常也。

節錄自鄭曼青先生著之「老子易知解」

Lao-Tsu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