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曼青先生撰/
五、我之見解
提要:運動之重要 ─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(一)、 一般運動之缺點及限制,「缺點」:不出重力與快耳,且有時則止而不進。「限制」:甲、天時之寒燥晴雨。乙、體之強弱。丙、性之動靜。丁、環境優劣。戊、業務繁簡。己、久暫緩驟疾徐去取之殊。
(二)、 太極拳運動之特點:
甲、衰病及老幼與婦女行之,不有重與力及快之弊端生焉。
乙、與莘莘之學子暨少壯者行之不有鬥狠稱強之弊端生焉。
丙、無寒燠晴雨之阻,環境業務之妨,溜冰游泳之險,競礪搏擊之勞。
丁、有方三尺之地,僅需時七分鐘之時,祇要方寸常在,不費分文之耗,即可運而動之,行坐處臥,皆可得溫養之獨樂。
戊、尤宜於婦女。
人不可以不運動。易曰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,此強健之基也,亦即戶樞不蠹,流水不腐之理也。然運動之法甚多,不可不擇焉,然後行之,有以舉重為運動,有以角力為運動。此外或競足,或礪手,或球或冰,或游泳,或拳擊,棍棒刀劍之類,俱不同也。然其原則不出乎重力與快耳。致用篇已辯之審矣,不贅。余之所言,乃久暫緩驟疾徐去取之別,主要與力及快者,必有時則止而不進,雖拳擊刀劍亦不例外,競與礪亦然,球與冰及泳者,有時之寒燥,天之晴雨,得阻撓之。有體之強弱,性之勤惰,以及環境優劣,業務繁簡之異。故有久暫緩驟疾徐去取之殊,致動搖其初衷與進度也。苟如是,則運動之效,不獨完全消失,時或弊端生焉。此誠自擇之誤也。然亦運動之未善,有以致之居多,至於太極拳之運動,我且論之,衰病及老幼與婦女行之,不有重與力及快之弊端生焉,與莘莘之學子暨少壯者行之,不有鬥狠稱強之弊端生焉。無寒燠晴雨之阻,無環境業務之妨,無溜冰游泳之險,無競礪搏擊之勞,有方三尺之地,僅需七分之時,只要方寸常存,不費分文之需,即可運而動之,優哉游哉,行坐處臥,得涵養之獨樂,群游嬉戲,樹逍遙之淳風,興以忘病,樂以忘憂,熟能比於是歟?世有知運動與人生之需要者,愼其擇焉,余尤以婦女為最,婦女之生理,以血為主,月事不調,知將病矣,然血以靜為常度,多動則失常,血如湯沸,易至乾枯,或月事衍期也。自宋以後至五十年以前止,以禮儀約束婦女過甚,於身體之弊甚大,一經維新之倡,而解放婦女之一切約束,不獨放足鬆乳,坦肩露腿而已,且賽跑槓操,跳高球戲,以及社會服務,而無一有異乎男子,未免過於勞動,則血易於乾枯矣,矯枉過正,此亦過猶不及也。余謂國家民族之強弱,皆繫於婦女體力之有餘與不足,婦女體力有餘,則可使母健而子強,不足則母衰而子弱,譬諸播種,土肥則豐收,土瘠則歉收,以此觀之,婦女之需要運動,有如此其急,豈可忽歟?然於運動之最適宜者,無過於太極拳,太極拳之身法步法,皆力求平正與中定也,拳論所謂中正安舒,不偏不倚,及立如平準,支撐八面等語,悉合乎生理學之人體重心之說,重心即中定也。又太極拳之運動與脊椎骨之關係,亦即生理學所謂正交感神經主消耗,副交感神經主恢復相吻合,此二節,拙著十三篇後記,言之詳矣,故不贅。總之,運動要中正和平,輕鬆舒適,以合乎自然為原則。反此倘另有妙法,亦能裨益於體用者,非我所知,亦不比例無論矣。
… 接續下篇
連載於 時中會訊第 2,3,4 期